生活中,如果我们放下执念......

在生活中,从成年到成长,虽然只差了一个字,但是有着不同的收获。

成年人有可能也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情绪,当在日常中情绪出现的时候,很难在第一时间放下执着,不理委屈,不计较得失,让自己清醒的走出来。

成长是在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,有可能是经历的委屈打开了格局,在一段经历后会有更多的豁然开朗.....l

有这样一则故事: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蝙蝠,专门靠吸动物的血维持生存,野马深受其害。很多野马都因为被蝙蝠吸血而死在了草原上。但动物学家研究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:蝙蝠所吸的血量并不足以使野马死去,真正致使野马死亡的,是马自身的暴怒。被蝙蝠咬了以后,野马恼羞成怒,不断狂奔,最终劳累致死。你会发现,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并不是外界的人和事,而是自己。

一个人能收起脾气,是成长,也是修养,更是自律、自省的进步过程。

一日三省的力量不可思议,让我们随时自我成长,帮助自己从点滴中修改不足,慢慢地进步,日积月累的做下去,会发现原来我真的行。

通过上面的故事,我们知道“冲动是魔鬼”,更多时候,在生活中很多执念都会让人闹情绪。

有一对夫妻生活美满,幸福快乐,孩子是小学生,在疫情期间,孩子无法到学校上课,每天在家上网课,一日三餐,日常起居,学业管理都是由妈妈完成。

一天早晨,妈妈身体不适,坚持着给孩子做好早饭,让孩子不要延误网课。一天下来,妈妈很辛苦,晚上爸爸下班回来。晚饭后妈妈说,今天孩子在房间闷了一天了,有我有点儿累了,你带他下楼玩儿会儿吧?
爸爸回答,我一天太累了,事儿又多,他看会儿电视不就睡觉了吗?再说你一天就做饭、洗衣,怎么就那么累……

爸爸不能体会到现在妈妈是超人的节奏,妈妈因为爱孩子,让爸爸带着玩儿一下,结果……

都沉默了,最终妈妈带孩子下楼了……

在生活中,我们放下执念,都能正面的换位思考,用无我的行为去做微笑迎人,相信那一定是内心明理“智慧”的流露。换位思考可能是尽量放下自我去周全,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,去帮助去成全,而不是告诉别人换位思考后,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行为,不是给别人讲去体谅自己,然后告诉别人要换位思考。

生活是我们修行的最好场所,一边行持一边明理,感谢一切的遇见,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修行自己。

努力的行持,慢慢的在过程中都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,从而让自己更加的有智慧、有福报。

让我们把收获的一切都分享下去,三业相应《解脱大手印 》从而解脱。

见恶赠美,见苦赠悲,不执是非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用自己的修行来转换因果。

愿所有的佛弟子都了义行持,度生有成,解脱成就,加油。不要辜负时光,无常无处不在,每一次认真恭闻南无羌佛亲说的法音 ;每一次认真恭读佛经而明信因果、精进修行都是我们解脱路上的加速器。

用六度万行去修行自己助益众生,用了义行持去回光返照自己。

古圣云:不思不想不寻思,无依无靠作自然。没有偏知邪念,没有执着我见

撑着人生那把无常的伞,寻找解脱的避风港湾,即使风再大雨再大,也得自己走一场那一生的无憾!加油!

一切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,恭闻当今住世佛陀的法音,修学《极圣解脱大手印》、《藉心经说真谛》、《学佛》和《什么叫修行》,才是最正确、快捷的成就之道。

文/彩虹

编辑/东山

传播禅茶健康文化,倡导智慧人生理念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