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院五观堂为何供奉弥勒菩萨

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,当时在那个地方叫布袋和尚,就是走到哪儿都笑嘻嘻的,他的慈悲、他的胸怀、心量是无限的。

有一天布袋和尚,去一座寺院吃饭,一进五观堂,看到坐位上满了,没地方坐,于是他就坐中间了。

僧值师父看见他就很生气,就过去拽着他的耳朵拉他出去。拽到哪了?拽到山门前,结果一放手耳朵又缩回去了,那个耳朵就那么长,一直能拉到山门前。后来方丈和尚过来说,就让他坐我前面吧,我坐后面就行了。后来就是因为这个故事,五观堂中间就供了个弥勒菩萨,山门前那儿也供了个弥勒菩萨。

预示一种心量,要包容心大一些,涵养心宽一些,慈悲心广一些。这说明当时的方丈和尚的慈悲——“就叫他坐前面吧,我搬个凳子坐他后面就行啦。”所以弥勒菩萨就有这么一个故事,寺院将弥勒菩萨多供在一进寺庙的山门处,让进寺庙的人们看到,给人们生一个欢喜心,欢喜地接引众生。告诉大家进入寺庙就要学会慈悲,要放宽心量,学习佛菩萨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的境界。

相关推荐

三个孩童,不一样的发心

无量劫以前的一日,佛陀和弟子们出外托钵,遇到三位穿着华丽、正在路边嬉戏的孩童,他们看见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与威仪后,心生欢喜,想要发心供养。

暂无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,必填项已用*标注。